古木寒鸦为锡山王敏行

空山古木烟雾迷,高枝直与浮云齐。
垂萝落落绾晴黛,寒竹萧萧含晚凄。
好鸟飞来喜相托,争向夕阳深处栖。
风霜不厌老幽谷,羽翼自可凌秋蜺。
空怜返哺起深思,正尔月明闻夜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木寒鸦为锡山王敏行”是一首由明代诗人倪岳创作的七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倪岳,字舜咨,明应天府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是明朝著名文学家、礼部右侍郎。他的家族在文化史上颇有影响力,他本人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考中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
  • 个人成就:倪岳的作品广受好评,尤以诗歌见长。他的诗作风格多样,语言流畅,富有哲理,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1. 诗篇原文
    空山古木烟雾迷,高枝直与浮云齐。垂萝落落绾晴黛,寒竹萧萧含晚凄。好鸟飞来喜相托,争向夕阳深处栖。风霜不厌老幽谷,羽翼自可凌秋崎。空怜返哺起深思,正尔月明闻夜啼。

  2. 作品赏析

  • 艺术特点:《古木寒鸦为锡山王敏行》展现了倪岳独特的艺术风格,其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 主题表达:此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空山古木、高枝与浮云、寒竹与晚霞等自然美景,更通过“好鸟”、“夕阳”、“明月”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以及内心的感悟。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古木寒鸦为锡山王敏行》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它是在明朝中后期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这一时期的文人多注重文学创作和对自然的感悟,倪岳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尤为突出。
  1. 相关联的其他文学作品
  • 《古木寒鸦》系列:除了《古木寒鸦为锡山王敏行》外,还有可能是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的其他作品,如《古木寒鸦》、《寒鸦集》等,这些作品都体现了倪岳对自然美景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感悟。
  • 文学流派:《古木寒鸦》及其系列作品属于明朝文人墨客中流行的山水田园诗派,这一流派强调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寄托的文化特征。
  1. 社会影响
  • 文学价值:倪岳的这些作品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吸引了历代读者,成为研究古代文学不可多得的资料。
  • 文化传承:倪岳的诗歌不仅在文学领域有很高的评价,其思想内容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士大夫,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木寒鸦为锡山王敏行》不仅是倪岳个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明朝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这一形式来表达对社会、自然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