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轩为高都宪

客从江南来,遗我愚公书。
盛德每韬晦,深藏匪中虚。
知巧纷以屏,直行耻乖纡。
永怀心斋人,雅志遵圣途。
默识谅亦早,允践乃良图。
愿起九原下,执鞭与为徒。
寥寥千古意,此道今何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愚轩为高都宪》是明代诗人倪岳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也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介绍:倪岳(1444-1501),字舜咨,浙江钱塘人。他是天顺八年(1464)进士,曾任职于吏部尚书,谥文毅。在文学上,他的代表作有《青溪漫稿》等,其作品多以宏大的格局和深邃的思想著称。

  2. 诗歌原文:客从江南来,遗我愚公书。盛德每韬晦,深藏匪中虚。知巧纷以屏,直行耻乖纡。永怀心斋人,雅志遵虚途。默识谅亦早,允践乃良图。愿起九原下,执鞭与为徒。

  3. 诗歌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江南客人将愚公的故事带给作者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和坚持。诗中“盛德每韬晦,深藏匪中虚”体现了作者对于隐藏才能、不为外界干扰所动摇的高洁品格。同时,“知巧纷以屏,直行耻乖纡”揭示了作者对于世俗纷扰的排斥,以及坚持正直、不随波逐流的态度。最后,“永怀心斋人,雅志遵虚途”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追求,以及对道德理想的坚定信仰。

《愚轩为高都宪赋》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反映。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