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庄行乐

东庄小隔渝水东,萦纡仄径遥相通。
春雨初过乱松碧,晓日欲上浮云红。
耕馀闲步引孤鹤,睡起行吟携短筇。
回首萧然忽陈迹,长林瑟瑟生悲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庄行乐”是明朝诗人倪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深入解读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首联:“东庄小隔渝水东,萦纡仄径遥相通。”这两句描绘了东庄与渝水之间的景象,小径曲折而相连,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 颔联:“春雨初过乱松碧,晓日欲上浮云红。”描述了春天雨后的景色,碧绿的松树在雨后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而晨光中的浮云则映衬出一片红润。
  • 颈联:“耕馀闲步引孤鹤,睡起行吟携短筇。”展现了诗人在耕作之余的悠闲时光,引孤鹤相伴、携短筇漫步,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 尾联:“回首萧然忽陈迹,长林瑟瑟生悲风。”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面对自然美景时产生的哀愁情绪。
  1. 作品赏析
  • 艺术手法:诗歌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律诗形式,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能够很好地将读者带入诗人所描绘的自然景色之中。
  • 意境营造: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田园画卷,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情。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春雨、晨光、松树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1. 写作背景
  • 历史背景:《东庄行乐》创作于明朝时期,那时的社会生活相对稳定,文人墨客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文学创作。
  • 作者介绍:倪岳,字元镇,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其文学作品多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和文人的精神风貌。
  1.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这首诗作为明代文人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追求。
  • 教育意义: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诗,可以增强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1. 现代意义
  • 生态保护意识:诗中提到的自然元素,如松树、鹤等,都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醒现代人要重视环境保护,保护自然生态。
  • 生活态度: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无论是忙碌还是闲暇,都能找到乐趣,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值得现代人学习。

《东庄行乐》不仅是明朝文人倪岳的一首佳作,也是研究明代文学、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和思想,也能够从中汲取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