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洲为程司马题

主人结屋依晴洲,松萝深处林塘幽。
练湖水落石齿齿,玉峰雨过云悠悠。
清潭白沙远相带,浴鹭飞凫还自由。
君恩未许却归去,空向梦中怀旧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晴洲为程司马题》是明代倪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主旨内容、作者背景以及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1. 作品简介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明朝,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弘治时期的某个时期。据记载,倪岳曾官至吏部尚书,谥文毅。
  • 作者简介:倪岳(1444—1501),字舜咨,浙江钱塘人,迁居上元。天顺八年进士及第,授编修,累迁南京吏、兵二部尚书,后任吏部尚书。
  1. 诗歌原文与鉴赏
  • 诗句解读:《晴洲为程司马题》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感。首联“主人结屋依晴洲”,描绘了主人在清幽之地建屋的情景;颔联“松萝深处林塘幽”,进一步渲染了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颈联则用“练湖水落石齿齿,玉峰雨过云悠悠”等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尾联“君恩未许却归去,空向梦中怀旧游”,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未能追随友人的深深遗憾。
  • 艺术特色:倪岳的这首七言律诗在结构上严谨而工整,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比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1. 文学价值
  • 诗歌主题:该诗的主题是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这种主题在古代诗词中较为常见,体现了文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 艺术手法: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如“冰雪萧萧接禁城”、“练湖水落石齿齿”等意象,既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加深了诗歌的意境美。此外,诗中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高的音乐性。

《晴洲为程司马题》不仅是倪岳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明朝诗歌艺术成就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友情的执着与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