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声出翠微,萝薜隐禅扉。
红叶酣秋色,黄花照客衣。
山空双鸟度,天净片云飞。
更爱西峰胜,林亭下夕晖。
再过宝光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过宝光寺》并不是一首文学作品,而是一部关于宝光寺的诗歌作品。该诗由明代文彭创作,全称为《再过宝塔寺》,是一首描绘宝光寺风景及其历史变迁的七言绝句。宝光寺位于山东省无为市,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刹。
《再过宝光寺》的创作背景与宝光寺的历史密切相关。在南宋徽宗崇宁年间(约1104),圆悟克勤禅师在此讲经说法,门徒云集,史称“三千”,使得宝光寺达到了极盛时期。这首诗便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它不仅反映了宝光寺的美景,也展现了寺庙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从文学角度来看,《再过宝光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作者对宝光寺及其历史的敬仰之情。诗中的“泉水声出翠微”“红叶秋色”等描写,生动地勾勒出了宝光寺的自然景色和四季变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此外,诗中的一些意象,如“隔院静闻棋子落,垂帘深护菊花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让读者感受到宝光寺浓厚的禅宗氛围。
《再过宝光寺》不仅是一首描绘宝光寺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宝光寺的历史变迁,还能深入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它也启示人们,在面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时,应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