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吴门不及访弇州王公寄怀十首 其七

日月回真想,乾坤入梦游。
晓风吴苑屐,寒雨石湖舟。
匣底双龙卧,毫端万象愁。
亦知三径好,咫尺负羊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胡应麟的《过吴门不及访弇州王公寄怀十首·其七》是一首充满意境与哲理的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明人胡应麟,字元瑞,一字石坐,号少室山人,华阴(今属陕西)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作品涉及广泛,尤以诗词见长,其诗风豪放而不失细腻,富有哲理性和个人风格。
  1. 诗歌原文
    日月回真想,乾坤入梦游。
    晓风吴苑屐,寒雨石湖舟。
    匣底双龙卧,毫端万象愁。

  2. 诗意解析

  • 日月回想与乾坤入梦游:这里的“日月回想”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而“乾坤入梦游”则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感悟和对生活体验的哲学思考。
  • 晓风吴苑屐,寒雨石湖舟:描绘了一幅清晨吴苑的景色,诗人穿着屐在小路上行走,而寒雨中的石湖舟则增添了一种凄凉之美。
  • 匣底双龙卧,毫端万象愁:这句话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匣中的双龙象征着智慧与力量,但在诗人眼中,它们似乎只是静静地躺着,而心中则充满了对世间万象的忧愁与深思。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青山郧子国”、“白雪楚王宫”,通过这些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迹的深刻记忆和情感投射。
  • 情感真挚:诗人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刻,无论是对自然的赞美还是对历史的沉思,都透露出诗人对生活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 哲理性强: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深层地探讨了人生、历史与宇宙的关系,显示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能力。

胡应麟的《过吴门不及访弇州王公寄怀十首·其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词作品,更是蕴含着丰富哲理和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艺术才华,还可以从中领悟到关于生命、历史和宇宙的深层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