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闭帘讽道书,七十朱颜鬓未疏。
曾共伯阳醉苍液,还同象罔索玄珠。
人间未肯留名字,赤帝外臣无乃是。
七十二峰总游遨,八九云梦吞无际。
更闻黄鹤复归来,几回飞跨洞庭水。
赠魏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魏翁》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魏了翁的文学作品,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与怀念之情。以下是关于《赠魏翁》的介绍:
作者简介: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山,四川蒲江人。他在南宋时期是一位卓越的理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在学术上,魏了翁不仅精通儒家经典,还是一位深谙理学要义的教育家。他创建了两所书院,即四川的蒲江鹤山书院和湖南的靖州鹤山书院,这些书院为培养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基地。同时,魏了翁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曾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如国子正、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等。
作品内容:魏了翁通过《赠魏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敬意和怀念。诗中充满了对魏翁学识与人格的高度赞扬。诗中提到了“嘉定十五年”,即1222年,当时魏了翁被召回朝担任重要职务,但因反对开边之议而遭到韩侂胄的排挤,最终被迫辞官。魏了翁去世后,宋理宗亲自为其题词,并赐予其金带鞍马,体现了朝廷对他的高度敬重和怀念。这首诗不仅是魏了翁个人生平的记录,也是他对友情和教育事业的回顾,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社会影响:魏了翁的《赠魏翁》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实践对当时的文化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魏了翁的事迹和思想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同时,魏了翁创办的书院也成为了中华文化教育的典范之一,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魏了翁的《赠魏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通过对这篇文学作品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魏了翁的个人经历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