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乖违,无论兄及弟。
当此严风晨,胡然生远思。
輶车送城闉,执手叹迢递。
借问叹者谁,齐国有二士。
一士良易知,易知获难弃。
譬彼双灵鸟,奇毛各有异。
一飞耀天衢,一养凌霄翅。
会短苦别长,何由判衣袂。
噭噭鸿雁音,聆之不能睇。
我为语阿伯,神物终当媲。
愿仲奋来仪,双鸣无终离。
别李伯承令弟得弟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李伯承令弟得弟字》是明代诗人胡直创作的一首四言古诗。胡直(1502年-1560年),江西泰和人,字正甫,号庐山,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古文创作方面,其诗也颇有特色。
《别李伯承令弟得弟字》这首诗通过对兄弟情谊的深情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在人生旅途中,无论兄弟关系如何,都会面临种种矛盾和冲突。诗中的“人生苦乖违”表达了这种无奈和困惑,“无论兄及弟”则描绘了人们在亲情面前的无力感。而严风晨的描写,则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执手叹迢递,借问叹者谁,这些细节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波动。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胡直运用了对比、拟人等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别李伯承令弟得弟字》中,作者通过比喻,将兄弟比作双灵鸟,一飞耀天衢,一养凌霄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兄弟间的差异和联系。这种手法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情感的传达力度。
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体现了胡直的哲学思想。他以神物终当媲来结束诗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思想境界。这既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也是对后世读者的一种精神启迪。
《别李伯承令弟得弟字》不仅是一首表达兄弟情谊的佳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充满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它让人们重新审视家庭关系,思考人生意义,同时也展示了明代诗人胡直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