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府官舍梦王尚涵三首 其二

少小交亲白发催,每从南国望金台。
故人不厌关山隔,清梦还期夜夜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夔府官舍梦王尚涵三首·其二》的作者是明朝的胡直,是胡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胡直,字希甫,号胡子,是明代理学家之一,其著作颇丰,有《胡子衡齐》、《衡庐精舍藏稿》。他在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古文创作。
  • 生平经历:胡直早年便以研究古文著称,后来师从欧阳德及罗洪先,并深受王守仁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和思想体系。他的作品反映了明代中叶文人的精神面貌和政治态度。
  1. 诗歌原文
    少小交亲白发催,每从南国望金台。
    故人不厌关山隔,清梦还期夜夜来。

  2. 诗意解析

  • 年少友情:诗的开头“少小交亲白发催”表达了诗人年轻时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随着时间流逝,朋友们逐渐变老的情景。这种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以及友情的宝贵。
  • 远方思念:“每从南国望金台”中的“金台”通常是指长安,意味着诗人常常站在南方望着北方,表达对家乡或友人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非常常见,常被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牵挂。
  • 相隔之苦:第二句“故人不厌关山隔”反映了诗人因身处异地而感受到的人与人相隔之苦,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人深深的怀念之情。关山之隔往往象征着距离遥远、难以相见的现实困境。
  • 梦境相依:最后一句“清梦还期夜夜来”则表达了诗人通过梦境与友人重逢的愿望。这里的“清梦”可能指的是虚幻的梦境或者清晰的思念,而“夜夜来”则强调了这种愿望的频繁和强烈,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与友人团聚的渴望。

通过对《夔府官舍梦王尚涵三首·其二》的赏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诗歌情感和生活状态,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他们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