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报秋回驭,随看月送凉。
花迎蓬隙照,犬戏巷中光。
映树山排画,侵荷水弄妆。
黄鸡将白酒,定醉野人觞。
立秋夜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立秋夜月》赏析
《立秋夜月》是明代李云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个秋天夜晚的景象。诗中的“立秋夜”指的是秋季的开始之夜,通常伴随着凉爽的天气和宁静的氛围,而“月”则是这个季节里常见的自然元素,常常引发人们的遐想和感怀。
诗的第一段描述了诗人在孤城中听更的情景,通过“片雨过孤城,虚堂坐听更”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秋夜景象,雨水打湿了城市的一角,而更鼓的声音则在空旷的房间里回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第二段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客心已多恨,是夜闻秋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感触,以及因听到秋声而生发的淡淡忧愁。
第三段“短剑黯无色,敝裘空自惊。”反映了诗人面对孤独和寒冷的感受。尽管身处秋夜之中,但因为缺少陪伴,所以感到更加凄凉。最后一段“寄书浮峤鹤,吾欲谢尘缨”,则透露出一种向往自由、超脱世俗的愿望。通过寄信给山中的鹤,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心灵的解脱和宁静。
《立秋夜月》通过对秋夜景象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秋夜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人在品味之余产生深深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