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台驿

西风匹马上金台,燕赵山河实壮哉。
万里有谁收骏骨,千秋无复见奇才。
孤城落日鸦空噪,绝漠浮云雁自来。
怀古思今吟不尽,一樽聊向驿亭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金台驿》是王建创作的七绝,并非杨巨源的作品。该诗描述了水北金台路行人稀少的场景,同时反映了当时天子使节频繁的情况。《题江台驿》是王建的一首七绝,其内容如下:

  1. 诗歌原文:水北金台路,年年行客稀。近闻天子使,多取雁门归。
  2. 作品赏析:《题江台驿》通过描写金台路的行人稀疏以及天子使节频繁往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迁的感慨。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展现了唐代文人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的精神风貌。
  3. 写作背景:王建生活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王建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还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担忧。
  4. 思想内涵:诗中的“水北金台路”和“行客稀”等意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荒凉与萧条。而“天子使”则揭示了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对外的军事行动,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社会的巨大变化。
  5. 艺术特色:王建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进行表现。他的诗歌在艺术上追求简约而不简单,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感情。
  6. 历史文化价值:《题江台驿》不仅是王建个人作品的代表,也是唐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文化心态和社会责任感,对于研究唐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题金台驿》作为王建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