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送子循弟

离樽日南至,行役鲁东门。
海徼云千里,寒城雪满原。
听歌仍有泪,执手已无言。
何异飘飘雁,年年别故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席上送子循弟》是明代诗人皇甫涍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皇甫涍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深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皇甫涍,字子循,号青玉道人,是明代著名的文人,生活在嘉靖、隆庆年间。据记载,他在文学上有较高的成就,尤以诗词著称。
  • 作品成就:皇甫涍的诗歌多表现出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感悟,他的诗作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1. 诗歌原文
  • 诗句解析:《席上送子循弟·离樽日南至》中,“离樽日南至”意味着朋友即将启程,而“行役鲁东门”则描述了朋友将要远行的地点。“海徼云千里,寒城雪满原”描写了离别时的寒冷景象和遥远的海景。
  • 情感表达:诗中的“听歌仍有泪,执手已无言”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哀伤和不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深度。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海徼”、“寒城”、“雪原”,这些意象增强了诗的画面感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离别之情。
  • 语言风格:皇甫涍在这首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景写情,将内心的复杂情感转化为外在的自然景观,使得整首诗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不失真挚的感情表达。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席上送子循弟》不仅展现了皇甫涍的诗歌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 社会反响:在文学史上,这首作品被视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文化传承
  • 教育意义:《席上送子循弟》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友谊和离别主题的体现,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 研究价值:该诗的详细分析能够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明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为现代文学研究提供参考。

《席上送子循弟》是一首情感丰富、艺术精湛的古诗,它不仅展示了皇甫涍高超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世界。这首诗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文学成就,更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