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王道思三首 其三

本乏希世姿,翻为逢时误。
良友岂不怀,遄征讵遑顾。
日暮劳所思,凌风未成晤。
将从梦寐求,缅邈山川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王道思三首》,其三,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创作的一首七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作者背景:皇甫汸(约1497年—1560年),字子由,号无逸山人,明苏州府昆山县(今属江苏)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与杨慎、李攀龙并称“明诗三大家”。皇甫汸的作品在明代文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被后人广泛传颂。
  • 生平经历:据记载,皇甫汸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诗词。他曾担任过多个官职,但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也使他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更多的现实主义色彩。
  1. 诗歌原文
  • 诗歌原文:“本乏希世姿,翻为逢时误。良友岂不怀,遄征讵遑顾。日暮劳所思,凌风未成晤。将从梦寐求,缅邈山川路。”
  1. 诗歌解读
  • 表达情感:皇甫汸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一种对于人生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自己虽然才华横溢却无法被时代所认可的心情。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识,反而因为时代的需要而被迫改变方向。
  • 艺术特色:皇甫汸的诗注重音韵和节奏的把握,语言优美流畅。他在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寓意。例如,“日暮劳所思”一句,通过描述夕阳西下的景色,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皇甫汸的《寄怀王道思三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感慨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代文人的情怀与理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