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母秦夫人五十

笄字贤声渥,缡归礼数崇。
鸣鸡戒寝似,卜凤兆占同。
瑟彻夫君日,机存母氏风。
承欢百岁半,抱恨一生中。
书断因山宰,香销为令公。
惟馀兰早秀,长得倚萱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徐母秦夫人五十》是明代皇甫汸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徐母秦夫人五十岁的描绘,展现了其贤淑之德以及与夫君之间深厚的感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皇甫汸:明代著名文学家,其作品多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物情感。他的诗作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致及人情世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皇甫汸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所建树,还涉猎词曲领域,是明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 诗句内容解析
  • “笄字贤声渥”:描述了徐母秦夫人年纪轻轻便有贤淑之名声。这里的“笄”指的是古代女子成年时的礼制,而“贤声渥”则形容其声音中透露出的智慧与美德。
  • “缡归礼数崇”:表达了婚礼时的隆重与礼仪。这一句说明徐母秦夫人的婚姻生活非常正式和庄重,显示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对婚姻的重视。
  • “鸣鸡戒寝似”:描绘了早朝时鸡叫的情景,暗示夫人早起准备,体现了其严谨的生活态度和对丈夫的关心。
  • “机存母氏风”:意味着徐母秦夫人在家的举止和风范,她在家中的言行举止都充满了母性的关爱和温柔。
  • “书断因山宰”:可能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书籍被中断或损坏,象征着家中可能出现了一些变故或困难。
  • “香销为令公”:可能指的是夫人去世,或者是夫人逝去后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和香味,使得人们怀念不已。
  • “惟馀兰早秀,长得倚萱草”:表达了徐母秦夫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青春的风采和生命力,如同兰花般优雅地生长,并依赖着萱草(一种象征母爱的植物)度过余生。
  1. 文学价值
  • 细腻的情感表达:皇甫汸的诗歌语言细腻,善于捕捉细微的情感变化,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 精湛的艺术手法: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皇甫汸的诗歌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这种艺术风格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所要传达的意境。
  • 深刻的思想内涵:除了艺术表现之外,皇甫汸的诗歌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他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性的复杂和多样,通过诗歌传达了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见解。
  1. 文化背景
  • 明代社会特点:明代是一个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文学作品往往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皇甫汸的诗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文人的思想情怀和审美追求。
  • 家庭观念:明代文人普遍重视家庭关系和社会责任感。徐母秦夫人的诗歌体现了作者对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重视。这些主题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颇为常见,也是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关注的领域。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皇甫汸在其作品中善于运用各种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例如,“鸣鸡戒寝似”、“机存母氏风”、“书断因山宰”等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层次,也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寓意性。
  • 韵律和谐:皇甫汸的诗歌在韵律方面也表现出了高度的技巧。他注重音节的搭配和旋律的流动,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烈,给人以美的享受。
  • 语言典雅:皇甫汸的语言风格典雅而优美,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不乏现代口语的亲切感。这种语言风格使得他的诗歌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容易被广大读者接受和欣赏。

《徐母秦夫人五十》不仅是一首描写徐母秦夫人五十岁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细腻情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它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古代文人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