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春一日金坛道中

穷途明日已逢春,残夜题书报密亲。
吹笛曾为行市客,解衣聊作刺船人。
苍苍树色云连郭,寂寂江声月满津。
不是才华应取忌,肯令王粲在风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先春一日金坛道中》是明代诗人皇甫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对这首作品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皇甫汸,字子循,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曾任工部主事。因揭发武定侯郭勋弄权舞弊及忤太宰等事遭贬黜后,官至云南按察佥事。皇甫汸的诗歌创作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与兄弟四人皆能诗词,尤以皇甫汸为杰出。

  2. 原文赏析
    穷途明日已逢春,残夜题书报密亲。
    吹笛曾为行市客,解衣聊作刺船人。
    苍苍树色云连郭,寂寂江声月满津。
    岂是才华应取忌,肯令王粲在风尘。

  3. 作品原文
    穷途明日已逢春,残夜题书报密亲。
    吹笛曾为行市客,解衣聊作刺船人。
    苍苍树色云连郭,寂寂江声月满津。

  4. 作品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旅途中的场景。首联“穷途明日已逢春,残夜题书报密亲”表达了诗人在艰难旅途中的期待与喜悦;颔联“吹笛曾为行市客,解衣聊作刺船人”则是通过回忆昔日的经历来抒发诗人的情感;颈联“苍苍树色云连郭,寂寂江声月满津”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画卷;最后两句“岂是才华应取忌,肯令王粲在风尘”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

《先春一日金坛道中》作为皇甫汸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其文学成就的象征,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