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观发兵用韵

江门选士拥旌旄,临发犹闻赠宝刀。
脱挽新承戏下命,吹箫曾授匣中韬。
月明陇水乡堪远,雪度阴山路岂劳。
铁骑经年随苜蓿,金盘何日荐葡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山观发兵用韵》是明代诗人皇甫汸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出征前的紧张气氛和士兵的豪迈气概来展现战争的严峻与壮美。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皇甫汸,字子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诗人。他于嘉靖八年(1529年)中进士,曾任工部主事等职。由于多次弹劾武定侯郭勋弄权舞弊以及忤逆太宰等人,皇甫汸曾三次遭贬黜,后官至云南按察佥事。他的诗作在当时不失为明中叶第二流人物,与兄弟四人皆能诗,以皇甫汸最优。

  2. 创作背景:《江山观发兵用韵》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朝中叶,这个时期战乱频发,皇甫汸目睹了战争的严峻现实。这首诗可能写于其任官期间或之后,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的忧虑。

  3. 诗歌主题:诗中主要描述了出征前的情景,通过描绘临战前的紧张气氛和士兵们的准备状态,展现了战争的严峻与壮美。诗中的“脱挽新承戏下命,吹箫曾授匣中韬”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了将士们英勇无畏的形象。

  4. 艺术特色:皇甫汸在诗歌创作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善于使用典故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首作品中,通过对出征将士的形象描绘,展现了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风貌。同时,皇甫汸还擅长运用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朗诵效果。

《江山观发兵用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时代变迁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诗歌佳作。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面貌,也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