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茂高赴广昌知县

泮上分襟忆昔年,都门相见欲华颠。
细谈旧事连三日,喜拜新恩下九天。
舄化双凫春水外,琴随一骑夕阳前。
优才况是山深处,无事长歌白雪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叶茂高赴广昌知县》是明代文学家柯潜的作品。在这篇文章中,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赴任的祝福以及对友情的怀念。以下将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 泮上分襟忆昔年:泮上,指古代的学堂,分襟则是指离别时的深情。这句话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充满了怀旧之情。
  • 都门相见欲华颠:都门,指京城的大门。华颠,意味着头发花白,这里指年岁已高。诗句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重逢,希望友人能够保持健康长寿的愿望。
  • 细谈旧事连三日:细谈,意为详细交谈。三天三夜的交谈,形容两人间深厚的情感和长时间的友谊。这里的“旧事”可能指的是昔日共同经历的往事,也可能是彼此间的深厚情谊。
  • 喜拜新恩下九天:喜拜,意为高兴地接受。新恩,指新得到的恩惠或荣誉。九天,古代认为天上有九重天,这里比喻荣耀和尊贵。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新任命的祝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1. 作者介绍
  • 柯潜(1427—1506):字子潜,号东山,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曾任翰林院修撰,参与两京乡试一科、礼部会试二科等重大科举考试的主持工作。此外,柯潜还担任过东宫讲官、侍经等职务,其学术成就和文学贡献在当时享有盛誉。
  1. 作品背景
  • 明景泰二年(1451)状元及第:这是柯潜的一个重要成就,也反映了他在文学方面的优秀才华。作为状元及其弟,柯潜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也在政治和文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历任翰林院修撰、右春坊、右中允、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学士掌院事:这些官职都是国家重要的文职职位,柯潜在这些职位上的任职经历,使他有机会直接参与到国家的重要事务中,这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1. 诗歌鉴赏
  • 弘扬国学 · 传承文化:《送叶茂高赴广昌知县》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个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过程。通过对柯潜作品的学习和赏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促进国学的传承和发展。
  1. 文学价值
  • 弘扬国学 · 传承文化:《送叶茂高赴广昌知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平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1. 社会影响
  • 弘扬国学 · 传承文化:《送叶茂高赴广昌知县》不仅是一个文学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对于研究明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的脉络和走向。

《送叶茂高赴广昌知县》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文化内涵的历史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同时也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