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堂早起

江日晚未生,苍茫十里雾。
但闻柔橹声,不见舟行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湖堂早起》是清代诗人江湜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江湜,字子寿,号白岩,又号白山樵,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和书画家。他的作品多以描绘湖光山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见长,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诗作原文
    江日晚未生,苍茫十里雾。
    但闻柔橹声,不见舟行处。

  3. 诗作赏析

  • 自然景观: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时分的湖上景象,雾气弥漫,远处山峰若隐若现,近处湖水平静,一艘小舟静静地行驶着,船上传来轻柔的桨声。这种景象既真实又带有一丝神秘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受。
  • 意境营造:诗中“江日晚未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苍茫十里雾”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朦胧美,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诗意。而“但闻柔橹声”与“不见舟行处”的对比,更增添了一份空灵和遐想的空间,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在晨曦中的孤独或沉思。
  1.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时期(如晚清时期)的生活状态或心境。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可能通过描绘湖上的宁静美景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这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诗歌技艺,使他能够在众多诗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代表之一。

  2.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田园诗一直是文人墨客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才华,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此类作品对于研究古代文学、美学理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湖堂早起》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的缩影。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世界,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