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荣

何以悦亲颜,儿从阙下还。
玉壶春酒绿,金织舞衣斑。
恺悌哦松外,从容问膳间。
令人自兴孝,喜色满家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怡荣》:明诗中的宁静与喜悦

《怡荣》是明代诗人姚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对生活、自然和亲情的深刻感悟。在阅读这首诗时,我们仿佛能听到春风拂过树梢的声音,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家人间的温暖和喜悦。

姚绶,字公绶,号谷庵,晚号云东逸史,是明代浙江嘉善人。天顺八年进士及第,授监察御史,后解官归隐。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许多作品都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深的情感。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何以悦亲颜,儿从阙下还”,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场景:作者的儿子从远方归来,给家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欣慰。接下来的诗句“玉壶春酒绿,金织舞衣斑”,则通过色彩的运用,形象地描绘了家中宴席的热闹和丰盛。这不仅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描写,更是对家庭生活中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幸福感的赞美。

诗歌的后半部分更是将笔触深入到了家庭内部,通过对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相处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家。“恺悌哦松外,从容问膳间”一句,不仅表达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切和谐,更透露出一种对生活节奏的把握和对家庭幸福的珍视。“令人自兴孝,喜色满家山”,则是对这种和谐氛围的最好总结,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于外在的物质条件,而是来源于家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我不禁感慨万千。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我们往往忘记了生活的本质——家庭、亲情和爱。姚绶的《怡荣》提醒我们要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刻,感受那份平凡生活中难得的宁静与喜悦。这首诗不仅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让我意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庭的幸福和和谐始终是我们最应追求的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