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凤山宗伯留都寄扇韵

笑谈常把肺肝倾,去就何心较重轻。
花竹园林春未老,云霞楼阁眼还明。
回瞻北阙恩难报,稳卧东山梦不惊。
自分疏慵当弃置,却怜天上故人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凤山宗伯留都寄扇韵”是明代诗人俞泰的作品,该诗作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与个人命运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俞泰(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昌,号正斋,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曾历任南京吏科给事中、山东参政等职,后于嘉靖二年致仕,归隐于芳洲。俞泰好绘事,喜诗篇,有《芳洲漫兴集》流传于世。

《和凤山宗伯留都寄扇韵》是明代诗人俞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的“笑谈常把肺肝倾,去就何心较重轻”描绘了作者对于人生选择的豁达与超然。“花竹园林春未老,云霞楼阁眼还明”则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留恋。而“回瞻北阙恩难报,稳卧东山梦不惊”更是流露出他对官场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和凤山宗伯留都寄扇韵》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也是俞泰对人生、自然及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独特表达。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俞泰的艺术成就,也为我们了解明代诗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