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同逖儿作

频年羁旅向风尘,尚忆嘉名在此辰。
四海兵疲悲战燧,千家鬼馁啸阴磷。
垂垂酒旆旗亭雨,寂寂花泥马厩春。
强把一尊那得尽,石泉槐火为谁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明日同逖儿作》是明代诗人金俊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时期,表达了作者对于清明节景和时事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金俊明,字孝章,号耿庵,明末清初江南吴县人,以冒姓朱而闻名。他是一位著名的复社名士,曾为诸生,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擅长书艺,尤精墨梅与诗古文。金俊明不仅在文学上有成就,他还著有《春草闲房诗集》、《退墨稿》等作品。
  1. 诗歌原文
    频年羁旅向风尘,尚忆嘉名在此辰。
    四海兵疲悲战燧,千家鬼馁啸阴磷。
    垂垂酒旆旗亭雨,寂寂花泥马厩春。
    强把一尊那得尽,石泉槐火为谁新。

  2. 主题思想

  • 通过“四海兵疲悲战燧”和“千家鬼馁啸阴磷”,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人民疾苦的同情。
  • 在“垂垂酒旆旗亭雨”中反映了清明节日特有的氛围,以及作者对这种氛围的感慨。
  • “寂寂花泥马厩春”则展现了春天来临之际,万物复苏但战乱未息的景象。
  • 最后两句“强把一尊那得尽,石泉槐火为谁新”流露出一种无力感和孤独感,暗示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1. 艺术特色
  •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时代背景。
  • 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如“垂垂酒旆旗亭雨”中将酒旗比作雨滴)、比喻(如“垂垂酒旆旗亭雨”将酒旗比作雨滴)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清明日同逖儿作》不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这首诗,不仅能领略到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还能进一步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