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届时享,太常严斋沐。
圣主秉深诚,诘旦兴犹夙。
高阙䴡繁星,彤墀散明烛。
百寮谨祀事,祗命咸属属。
所期答神庥,庶以臻福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孟秋届时享,太常严斋沐。
圣主秉深诚,诘旦兴犹夙。
高阙䴡繁星,彤墀散明烛。
百寮谨祀事,祗命咸属属。
所期答神庥,庶以臻福禄。
《六月二十七日早朝奏孟秋时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篇诗歌,该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九月。这首诗以“六月二十七日”开头,描述了皇帝在朝廷的早朝场景;中间部分详细描绘了当时朝堂上的景象,以及群臣们的表现;最后则通过“孟秋时享”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希望。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描写,将宫廷生活与自然界的景象进行了巧妙的结合。例如,他用“玉树琼筵”来描述皇宫中的宴会场面,用“金风玉露”来形容秋天的气候特点,以及“紫云黄雾”来描绘朝堂上的气象。这些生动的语言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美感,还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宫廷生活的奢华和繁华。
这首诗也表达了白居易对国家的担忧之情。他认为国家正处于一个危机之中,需要有人站出来承担起责任来挽救局面。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体现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六月二十七日早朝奏孟秋时享》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深度的文学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现力展现了唐朝宫廷生活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