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游三首 其二

秋风凉夜静,秋月照空明。
独往意未极,时闻零露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下吟三首(其二)》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王守仁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介绍
  •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他不仅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还是一位军事家。王守仁在文学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作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精湛的艺术见长。
  1. 作品原文
    江天月色自清秋,不管人间底许愁。
    谩拟翠华旋北极,正怜白发倚南楼。
    狼烽绝塞寒初入,鹤怨空山夜未休。

  2. 诗句解析

  • 江天月色自清秋:这句描绘了秋天江边的月夜景色,月光如洗,显得格外清冷而宁静。
  • 不管人间底许愁:表达了诗人对人间忧愁的漠然态度,即使世间有烦恼和困扰,他也选择以超脱的心态去面对。
  • 谩拟翠华旋北极:这里的“翠华”可能指的是皇帝的仪仗队,诗人在这里用“旋北极”形容其迅速到达极点,可能是比喻自己或某种理想状态的迅速实现。
  • 正怜白发倚南楼:通过“白发”一词,诗人似乎在表达对年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可能在感叹时光的无情和个人生命的短暂。
  • 狼烽绝塞寒初入:描述了边疆荒凉、战火连天的紧张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 鹤怨空山夜未休:利用鹤作为象征,表达了对于自然与人类情感的深刻思考。
  1. 诗歌鉴赏
  •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 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引发对人生哲学的深思,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观。

《月下吟三首(其二)》不仅是王守仁个人创作风格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篇章。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文情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