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忆石潭昆季

为缠末疾岁将穷,过尽纷华与化工。
细草烟村悬抱犊,碧江秋水见归鸿。
吟边野色云晴外,竹里棋声午梦中。
濩洛素怀深耿耿,倚松无语对西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病中忆石潭昆季》是林俊创作的七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在疾病中的孤独感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林俊(1452—1527),字待用,号见素、云庄,莆田人,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于成化十四年考中进士,历任多个重要官职,如云南按察副使、南京右佥都御史兼督操江等职,并在嘉靖元年加太子太保。
  1. 诗歌原文
  • 为缠末疾岁将穷,过尽纷华与化工。
  • 细草烟村悬抱犊,碧江秋水见归鸿。
  • 吟边野色云晴外,竹里棋声午梦中。
  1. 诗歌鉴赏
  • 这首诗以“病中忆石潭昆季”作为题目,反映了诗人在病中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首句“为缠末疾岁将穷”,意味着诗人因生病而感到岁月将尽,这种情感贯穿全诗。
  • 次句“过尽纷华与化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繁华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句诗不仅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细草烟村悬抱犊,碧江秋水见归鸿。”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乡村景色,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 “吟边野色云晴外,竹里棋声午梦中。”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沉浸在自然和诗意生活中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寻。
  1. 艺术特色
  • 该诗采用了传统的七律形式,语言精炼,韵律和谐。特别是押东韵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音乐美。
  • 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如“一顾难酬觉命轻”中,“尤物”象征着对某位女子的深切思念,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

通过对《病中忆石潭昆季》的分析,可以发现林俊的这首作品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反映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和文化传统的热爱与追求。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次难得的阅读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