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太老蒋敬所致仕 其一

一柱颓流势尽东,碧天寥阔见飞鸿。
名于星斗归耆德,功在朝廷倚愫忠。
国史特书唐上相,乡人初识汉三公。
官舟泊晚龙关下,犹记南征涕泪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太老蒋敬所致仕 其一》由明代诗人郑岳所作,是一首表达对蒋师相敬的敬仰与感激之情的七言律诗。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诗歌原文
    一柱颓流势尽东,碧天寥阔见飞鸿。
    名于星斗归耆德,功在朝廷倚愫忠。
    国史特书唐上相,乡人初识汉三公。
    官舟泊晚龙关下,犹记南征涕泪中。

  2. 诗歌赏析

  • 一柱颓流势尽东:这句诗描述了一种衰败的趋势,象征着蒋师相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减弱。“一柱”可能指的是他曾经的重要地位或支撑力量,而“颓流”则暗示了这种地位的不稳定和衰落。
  • 碧天寥阔见飞鸿: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宽广的天空和飞翔的鸿雁的画面,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这里的“鸿”可能隐喻着蒋师相的才华和远见,如同天空中的鸿雁一样展翅高飞。
  • 名于星斗归耆德:这句诗表达了蒋师相在历史上的成就和美德,如星星般璀璨夺目。“耆德”意味着他的品德高尚,值得后人尊敬。
  • 功在朝廷倚愫忠:这句诗强调了蒋师相在朝廷中的重要作用和忠诚,如同忠诚的臣子一般。“愫忠”表明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职责的坚守。
  • 国史特书唐上相:这句诗提到了蒋师相的历史地位和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如同唐代的宰相一样备受尊崇。
  • 乡人初识汉三公:这句诗反映了人们对蒋师相的认知和尊重,他被视为汉代的三位重要官员之一。
  • 官舟泊晚龙关下: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官船停靠在龙关下,象征着平安和安定。
  • 犹记南征涕泪中: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去南征经历的回忆和感慨,泪水中包含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1. 主题思想
  • 颂扬蒋师相的功绩与德行:通过赞美其历史成就和品德,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 反映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通过描述蒋师相从鼎盛到衰落的过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迁。
  • 表达对历史的敬畏和传承:通过对蒋师相的评价,体现了对其历史贡献的认同和对未来的期望。
  1. 创作背景
  • 郑岳的个人经历:郑岳曾因直言进谏而被罢职为民,后被重新起用,再任大理卿等职。这些经历使他对官场有所感悟,也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
  • 对蒋师相的认识和评价:在郑岳眼中,蒋师相是一位有着卓越才能和高尚德行的历史人物。他对蒋师相的敬重之情溢于言表。
  • 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郑岳创作的这首《赠太老蒋敬所致仕 其一》可能是在明朝中期的政治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政治局势的变化。
  1. 艺术手法
  • 对比与映衬:诗人通过对蒋师相过去辉煌与现在的失落进行对比,突出了他一生的成就与荣耀。同时,通过描绘广阔的自然景观与飞鸿,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 象征与隐喻:诗歌中的各种意象和场景都富有象征意义。例如,“一柱颓流”、“碧天寥阔”等,都运用了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 节奏与韵律:诗歌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节奏鲜明、韵律优美。通过押韵和对仗,使得诗歌更加和谐悦耳,易于朗读和记忆。

《赠太老蒋敬所致仕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蒋师相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的诗歌,也是一篇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