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侍经筵写怀

老爱云庄毕素缘,觉来天上梦常悬。
垂衣圣主颜如舜,应箓山人骨巳仙。
日绕法筵宫扇引,风回辇路御垆烟。
梦随赐食文华后,细检周书无逸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梦侍经筵写怀》是明代诗人林俊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林俊(1452—1527),字待用,号见素、云庄,莆田人。他是一位在政治与文学上都有所建树的杰出诗人。
  • 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历任云南按察副使、南京右佥都御史兼督操江等职,嘉靖元年加太子太保,卒于嘉靖六年,享年65岁。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官场起伏和政治变革,但最终以高寿和荣誉结束其生命。
  1. 诗作原文
    老爱云庄毕素缘,觉来天上梦常悬。
    垂衣圣主颜如舜,应箓山人骨巳仙。
    日绕法筵宫扇引,风回辇路御垆烟。
    梦随赐食文华后,细检周书无逸篇。

  2. 主题解读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皇帝的敬慕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皇帝的形象和场景,反映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个人情感。
  • 其中“垂衣圣主”可能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璋,而“应箓山人”则暗指道教中的人物或者象征性人物,整体上体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幻想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诗歌采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如“天上梦”、“圣主颜如舜”、“骨巳仙”等,这些词汇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使得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
  • 语言优美且富有节奏感,尤其是对仗工整,如“日绕法筵宫扇引”,“风回辇路御垆烟”,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画面感。
  1. 历史背景
  •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文化和经济都非常发达的时期。林俊作为这个时代的诗人,其作品无疑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 明代中期开始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变迁,使得文人墨客常常表达出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反思,《梦侍经筵写怀》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1. 文化影响
  • 尽管《梦侍经筵写怀》在今天可能不为人熟知,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林俊的诗歌风格和他的时代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
  • 对于研究明朝文化和历史的人来说,了解林俊及其作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这首诗也可以为研究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提供宝贵的材料和灵感。

《梦侍经筵写怀》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理想与情感的诗歌,它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其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可以更全面地认识明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