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城南去是归装,翘首云天思转长。
吏冗少神随事忘,病魔催老到家忙。
人心未必能三代,道化先须尽一乡。
麦饭鱼羹酬旧隐,水烟山月梦溪堂。
留别乡诸贤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别乡诸贤·其一》是明代文学家林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内容和特色,同时也会简要分析其背景、艺术手法及其在当时社会的意义。
作者简介:林俊是明朝的一位官员,字待用,号见素、云庄,生于福建莆田。他曾上疏反对僧继晓和梁芳的罪行,因此触怒了皇帝而下狱,后来被贬至姚州判官,后因正德时镇压蓝廷瑞起义有功,官至刑部尚书。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遭遇挫折和贬谪。
诗作原文及翻译:
帝城南去是归装,翘首云天思转长。
吏冗少神随事忘,病魔催老到家忙。
人心未必能三代,道化先须尽一乡。
麦饭鱼羹酬旧隐,水烟山月梦溪堂。诗歌赏析:《留别乡诸贤·其一》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诗中“帝城南去是归装”描绘了离开帝都南行的情境,“翘首云天思转长”则透露出作者对远方家乡的无尽思念。此外,诗中提到“吏冗少神随事忘,病魔催老到家忙”,反映出诗人在官场上的无奈和对个人生活的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分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责任感。
作品背景:该诗可能创作于林俊被贬或离任期间,反映了他在面对政治风波和个人挫折时的心理状态。通过对乡土的眷恋,诗人表达了对传统道德和文化的坚守,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艺术手法及表现技巧:
- 意象选择:诗人善于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情感,如“麦饭鱼羹”、“水烟山月”等,这些意象既具有画面感,也富含哲理。
- 韵律安排:诗中每一句的字数和声调均符合古典诗词的格律要求,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和谐。
- 修辞手法:诗人多处运用了比喻和夸张,如“吏冗少神随事忘”,“病魔催老到家忙”,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历史影响及价值:
- 《留别乡诸贤·其一》不仅是林俊个人的抒情之作,也是明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代表。它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况、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对研究明末清初的社会文化有重要价值。
- 作为文学作品,《留别乡诸贤·其一》展示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
《留别乡诸贤·其一》是林俊对故乡和过往岁月的一种深情告别,同时也是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种反思和总结。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还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和个人命运。通过对其内容的解读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