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元老刘野亭翁

并阅稀龄又两春,滥陪锡宴忆生申。
梦回紫极黄扉近,别到青山白发频。
湖海备闻劳物色,云雷重拟待经纶。
野亭细酒同年话,醒眼相看又醉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元老刘野亭翁》是明代诗人林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林俊,字待用,号见素、云庄,莆田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历任云南按察副使,南京右佥都御史兼督操江,湖广、四川巡抚,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在嘉靖元年加太子太保,卒于嘉靖六年。隆庆元年,追赠林俊为少保,谥贞肃。
  1. 诗歌原文
    诗的原文如下:“并阅稀龄又两春,滥陪锡宴忆生申。梦回紫极黄扉近,别到青山白发频。湖海备闻劳物色,云雷重拟待经纶。野亭细酒同年话,醒眼相看又醉人。”

  2. 诗歌赏析

  • 这首诗体现了林俊对官场生涯的回顾与反思。通过“并阅稀龄又两春”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其人生经历的丰富性和深度。
  • “滥陪锡宴忆生申”描绘了他在宴会上的情境,暗示了政治场合中的权力游戏和人际关系。
  • “梦回紫极黄扉近”中的“紫极黄扉”可能是指高官厚禄的场所,而“梦回”则表示了对过去的回忆和思考。
  • “别到青山白发频”表达了林俊对于衰老的恐惧和对青春逝去的无奈。
  • “湖海备闻劳物色,云雷重拟待经纶”展示了林俊的政治抱负和志向。他希望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中能够有所作为。
  • “野亭细酒同年话,醒眼相看又醉人”则描绘了与同僚的聚会,以及这种聚会带来的欢乐和放松。
  1. 文学地位
  • 《寿元老刘野亭翁》作为明末清初的作品,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深刻洞察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
  • 该诗不仅反映了林俊个人的生活状态和政治立场,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和文学价值。

《寿元老刘野亭翁》不仅是林俊个人生活和情感的抒发,更是明代晚期官场生活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