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阎泉川

事激言逾壮,居夷性转谙。
日将辞阙下,天与看滇南。
卑散藏深地,冲虚悟往庵。
曲成关造物,兹意重谁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阎泉川》是明代诗人林俊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对其人生境遇的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和背景分析:

  1. 作者生平
  • 林俊,字待用,号见素、云庄,是明代著名的文人。他出生于福建莆田,成化十四年(1478年)中进士,历任云南按察使、南京右佥都御史等职。他在嘉靖元年加封太子太保,卒于嘉靖六年。
  1. 作品原文
  • 事激言逾壮,居夷性转谙。日将辞阙下,天与看滇南。卑散藏深地,冲虚悟往庵。曲成关造物,兹意重谁谈。
  1. 诗作解读
  • 事激言逾壮:此句意味着林俊在面对艰难困苦时,依然能够保持坚定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
  • 居夷性转谙:表明林俊虽身处偏远之地,但性格变得更加成熟和沉稳。
  • 日将辞阙下:反映了他对离开朝廷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 天与看滇南:暗示着林俊对于未来生活有着美好的期许,希望看到更加繁荣昌盛的景象。
  • 卑散藏深地:可能指的是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 冲虚悟往庵:表明他通过修行或思考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超越。
  • 曲成关造物:可能表示林俊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规律和法则,人应顺应这些法则,不应过于强求。
  • 兹意重谁谈:意味着林俊的这一理念或境界,是他个人所独有的理解和感悟,难以与他人分享。

《赠阎泉川》不仅是林俊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也是那个时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明朝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深度,也能从中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