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孝廉之京

刺桐花发荔初垂,海国逢君话别离。
日下共传优对策,天边相送醉题诗。
石城古树秋风早,淮水孤帆夕鸟迟。
君有长才如贾谊,追趋好向凤凰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杨孝廉之京》,明代诗人林鸿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分析:

  1. 诗歌原文
    刺桐花发荔初垂,海国逢君话别离。
    日下共传优对策,天边相送醉题诗。
    石城古树秋风早,淮水孤帆夕鸟迟。
    君有长才如贾谊,追趋好向凤凰池。

  2. 主题内容

  • 离别之情:诗中描述了在海国(今越南)与杨孝廉相遇并告别的情景,通过“刺桐花发”和“海国逢君话别离”,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
  • 友人的才华与志向:通过对杨孝廉的描述,展现了其才华与志向,如“君有长才如贾谊”,以及他追求功名的决心,如“追趋好向凤凰池”。
  • 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中还描写了石城的古树、淮水的孤帆等自然景物,增添了诗歌的意境。
  1. 艺术手法
  • 对仗工整:诗句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如“刺桐花发”“海国逢君”等,体现了明代诗歌的严谨风格。
  • 意象生动:诗中通过“刺桐花发”、“海国逢君”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的情感。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杨孝廉的描述,表达了对其才华和志向的赞美,以及对分别之情的感伤,情感真挚动人。
  1. 文化背景
  • 明代社会背景: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科举制度盛行,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追求功名利禄。在这种背景下,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于友情、离别和仕途的感叹。
  • 海外交流:明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时期,与周边国家的交流频繁,诗中提到的“刺桐花发”即指东南亚国家的特产,反映了当时的国际交流和贸易情况。
  1. 赏析评价
  • 艺术成就:“送杨孝廉之京”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通过对杨孝廉的描述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历史意义: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明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送杨孝廉之京》是明代诗人林鸿创作的一篇优秀的七言绝句。它通过对杨孝廉的描述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离别之情的感受。这首诗不仅是明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