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饮王六博士宅留别

王乔能爱士,留客酌胡麻。
予亦蓬蒿者,怜君意气赊。
碧阶流月色,绿竹拂霜华。
明日沧溟去,云帆挂海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饮王六博士宅留别》是一首明代诗人林鸿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与王六博士在月光下畅饮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不舍之情。

以下是对该诗内容的具体介绍: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林鸿,字子羽,福建福清人,明朝著名的诗人。他在洪武初年以人才之资被推荐,后授将乐县学训导,官至礼部员外郎。由于性格落拓,他选择在未到四十时便辞官归隐。
  • 创作环境:《夜饮王六博士宅留别》的创作发生在一个文人雅集的背景下,可能与王六博士的社交生活有关。
  1. 诗歌原文
    夜饮王六博士宅留别
    王乔能爱士,留客酌胡麻。
    予亦蓬蒿者,怜君意气赊。
    碧阶流月色,绿竹拂霜华。
    明日沧溟去,云帆挂海霞。

  2.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饮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对王六博士的热情款待表示感激,同时抒发了自己对朋友离去的不舍。
  • 意象运用:诗中“碧阶流月色”与“绿竹拂霜华”营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林鸿的代表作品之一,《夜饮王六博士宅留别》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风貌。
  • 后世评价:历代学者对这首诗的评价颇高,认为其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
  1. 创作背景
  • 社会背景:在明代文人之间,饮酒作诗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林鸿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了这首诗,体现了他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重视。
  • 个人经历:林鸿本人的性格落拓不羁,但他在官场上的仕途并不顺利。因此,他的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不满。
  1. 艺术特色
  • 韵律和谐:诗歌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每句字数相等,音节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 意象生动:诗中的“碧阶流月色”、“绿竹拂霜华”等意象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感受。
  1. 文化意义
  • 文人交往:这首诗反映了明代文人之间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尊重。通过诗歌,他们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彼此才能的认可。
  • 时代精神:这首诗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个性自由、崇尚自然的文化精神。在那个时代,文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夜饮王六博士宅留别》不仅是林鸿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明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