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曾侍讲九竹图韵

金陵客舍长安陌,寸土如金苦嫌窄。
生平爱竹负赏心,梦里犹思见颜色。
谁人磊落独不群,玉堂侍讲武陵君。
窗前隙地祗寻丈,移得一段湘川云。
九龙山人更才绝,潇洒胸襟贮冰雪。
醉来为扫墨君图,下笔纵横见奇节。
琅玕交股铁作刀,凉吹入户声萧骚。
清阴常对白日静,修干直拂三秋高。
金銮朝退频相过,对竹看图欲忘我。
脱却乌纱挂碧枝,扫石还因绿苔坐。
周郎造我亦何为,高怀似与主人期。
敲门看竹久未厌,便索此图而得之。
乡山筋竹闽南路,每叹别来春几度。
若能转赠金错刀,不惜琼瑶报君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林环创作《和曾侍讲九竹图韵》是明代文学中一个值得介绍的作品。该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和曾侍讲九竹图韵》的作者是林环,字崇璧,生于明朝永乐四年,是福建莆田人。他以进士身份进入翰林院,并担任过侍讲等职务。
  1. 诗歌原文
  • 金陵客舍长安陌,寸土如金苦嫌窄。
  • 生平爱竹负赏心,梦里犹思见颜色。
  • 谁人磊落独不群,玉堂侍讲武陵君。
  • 窗前隙地只寻丈,移得一段湘川云。
  • 九龙人更才绝,潇洒胸襟贮冰雪。
  • 醉来为扫墨君图,下笔纵横见奇节。
  1. 艺术特色
  • 林环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竹的高洁品质与自己的人格追求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理想的向往。
  • 他的笔触细腻而生动,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和情感,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独特世界。
  1. 文化价值
  • 《和曾侍讲九竹图韵》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研究明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背景。
  • 作为文学作品,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能够启发读者对诗歌形式和表达方式的思考。
  1. 历史影响
  • 林环的这首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后来的文人学者在学习和研究中都提到了这首诗,认为它是学习古典文学的重要参考。
  • 由于其优秀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这首诗被多次选入各类文学史教材和文学选集,成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文本之一。
  1. 社会意义
  • 在古代社会,文人通过诗歌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反映了他们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林环的这首诗正是这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
  •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文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心态和社会价值观,从而更加深入地把握中国历史的脉络和文化传统。

林环的《和曾侍讲九竹图韵》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诗歌,也是研究明代社会文化的宝贵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