纶书十道夜行边,亟发千金台上悬。
招来六郡良家子,选就三河侠少年。
大漠落雕花羽箭,平原调马绣罗鞯。
银钩色壮千岩月,玉帐寒高万灶烟。
曲磴崎岖峰矗矗,寒陂呜咽水溅溅。
功名誓取封侯印,离别安知荡妇篇。
拥纛霜清闻铁笛,扬旌雪暗拂金鞭。
犹胜白首悲秋客,篝火寒庐手一编。
民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民兵》是一部描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女民兵战斗和生活的文学作品,由黎汝清创作。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在当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民兵》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女民兵题材的文学作品,展现了女民兵在国家建设和保卫中的英勇形象与精神风貌。作者通过生动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使得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再现,更是一次深刻的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民兵》体现了作家黎汝清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战争背景的深刻描绘。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女民兵的形象往往被边缘化,而黎汝清通过自己的笔触,为这些女性战士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力和价值。同时,作品也反映了中国革命文艺思潮下的创作特点,即高度的民族化和大众化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语言和风格上,更在于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
《民兵》不仅是一部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展示了女民兵的英雄主义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和文化氛围。对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