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江夜行

于役经时晚,楼船秋色中。
寒村依北斗,孤角咽西风。
江细流峨月,霜高断峡鸿。
可堪蒙岭外,燧火夜深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峨江夜行》是明代诗人林有麟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峨江夜行》的原文如下:

于役经时晚,楼船秋色中。孤角咽西风,寒村依北斗。  
江细流峨月,霜高断峡鸿。可堪蒙岭外,燧火夜深红。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夜晚河上的风景,还蕴含着诗人对故乡、友情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异地他乡的孤独与无助。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作者背景:《峨江夜行》的作者是林有麟,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诗人。
  • 创作时间: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1. 诗歌原文
  • 第一联:“于役经时晚,楼船秋色中。”这里描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而秋天的景色则增添了几分愁绪。
  • 第二联:“孤角咽西风,寒村依北斗。”通过“孤角”和“西风”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第三联:“江细流峨月,霜高断峡鸿。”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江水、月亮和断桥上的大雁,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
  • 第四联:“可堪蒙岭外,燧火夜深红。”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家乡、独自在异乡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1. 主题思想
  • 思乡情:整首诗贯穿着浓厚的思乡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 孤独感:诗人在异乡的生活充满了孤独,这种孤独感在他的诗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 哀愁:诗中的许多意象都透露出一种哀愁,如“孤角”、“寒村”、“断峡鸿”等,都是用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忧伤。
  1. 艺术特色
  • 押韵严谨:这首诗采用了严格的押韵手法,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 意象生动:诗人善于运用各种自然景物作为意象,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而又略带忧愁的夜晚之中。
  • 情感真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真挚感人,诗人通过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异乡生活的感悟,展现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
  1.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峨江夜行》不仅是明朝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 教育意义: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对现代人有着深刻的启示,鼓励人们珍惜家乡、珍视亲情。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即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峨江夜行》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异乡生活的无奈之情。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明朝时期文学的高水平,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