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驿寄三山诸友

一束琴书上使槎,为承严命赴天涯。
九秋风露将寒早,千里关河去路赊。
驿舍逢人频送酒,乡途笑我亦思家。
遥瞻云树双眸阔,吟倚孤篷日又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口驿寄三山诸友》是明代诗人林景清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及自己孤寂的心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水口驿寄三山诸友》创作于明代,这是林景清作为使节前往遥远地方的途中所作。在这次出使的过程中,林景清感受到了远离家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因此,他在途经水口驿时,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中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同时也透露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2. 诗歌内容:《水口驿寄三山诸友》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个人旅途的感慨。诗中提到“一束琴书上使槎”,暗示着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或使命。“九秋风露将寒早,千里关河去路赊”反映了旅途中天气的寒冷及路途的遥远。而“驿舍逢人频送酒,乡途笑我亦思家”则表现了诗人在异乡遇到同路人时的交流与互动,以及他对于家的深切思念。“遥瞻云树双眸阔,吟倚孤篷日又斜”这两句则捕捉了旅途中夕阳下的景象,既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3. 艺术风格:《水口驿寄三山诸友》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简练明快的艺术风格,语言朴素却不失韵味。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风声江树夜”、“午峰接檐前”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同时,诗中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刻,无论是对远方友人的牵挂还是对自己孤独旅程的描述,都显得格外动人。此外,诗的结构和韵律也处理得当,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4. 主题思想:《水口驿寄三山诸友》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旅途风光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作品。它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距离的深刻思考。诗中蕴含的是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些都体现了作者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水口驿寄三山诸友》不仅是明代诗人林景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佳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读者在品味这首古诗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