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石斋先生十首 其十

烟霞非痼癖,造物惜声名。
当道烦连疏,先生着不行。
秋青南海水,月满五仙城。
去去逢明主,应谙子母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石斋先生十首·其十》赏析

在明代文学的丰富宝库中,林光的《赠石斋先生十首·其十》以其深沉的情感和深邃的内涵脱颖而出。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赞美诗作,更是一曲对理想与现实、才华与命运交织斗争的悲壮挽歌。

林光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烟霞非痼癖,造物惜声名”两句,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尘世却向往自然、追求高洁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既是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也是对自身才华的珍视。诗人通过“当道烦连疏,先生着不行”来描绘出他所处的政治环境复杂而多变,仕途艰难,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志向和信念。“秋青南海水,月满五仙城”以大自然的美景作为背景,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最后两句“去去逢明主,应谙子母情”则深刻描绘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情感。他渴望为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祉,而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明智、英明的君主作为依靠和指导。

林光的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他的个人情感和理想追求,更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社会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文人如何在困境中寻找自我价值,如何在追求理想的征途上不懈奋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