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三

区区贪献玉,足刖枉沽裳。
且任横肱睡,何妨举世忘。
陶陶春酒后,洒洒竹风凉。
午梦醒香茗,扶藜过小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林光的《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三》是明代诗人林光所创作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酒后、竹风拂面的闲适情景,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下面将详细介绍《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三》:

  1. 诗歌原文
    区区贪献玉,足刖枉沽裳。
    且任横肱睡,何妨举世忘。
    陶陶春酒后,洒洒竹风凉。
    午梦醒香茗,扶藜过小冈。

  2.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贪献玉”与“枉沽裳”的对比,强调了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而“且任横肱睡”更是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人生哲学,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其价值,不必过于执着于物质或名利。

  3. 艺术特色:《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三》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充满了生活气息。特别是“陶陶春酒后,洒洒竹风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饮酒后的自然之趣,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同时,诗中的用词也相当考究,如“区区贪献玉”、“足刖枉沽裳”等,都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艺术性。

  4. 历史背景:林光生活在明代,那个时代文人雅士崇尚自然、追求个性自由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林光的这首作品无疑是对这种生活态度的一种抒发和赞美。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 文学价值:从文学价值来看,《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实践者。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回归内心平静的生活理念。

林光的《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三》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吸引着读者,还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生活哲学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是明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也是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的重要源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