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南京吏部郎中华汝和

前年君送我,细雨江城秋。
此日我哭君,西风双泪流。
离亭一杯酒,翻作生死愁。
忍读赠我诗,墨花云锦浮。
忍看遗我剑,寒光贯斗牛。
世事不可问,岁月空悠悠。
君有才用弗,究君有德胡。
不寿栖迟郎,署二十年题。
墓犹从大夫,后几尺丰碑。
太史铭辛苦,平生应不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南京吏部郎中华汝和》是林廷㭿创作的一首古风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歌:

  1. 作者介绍
  • 作者背景:《哭南京吏部郎中华汝和》的作者林廷㭿,明朝时期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艺术价值。
  1. 诗歌原文
  • 前年君送我,细雨江城秋。
    此日我哭君,西风双泪流。
    离亭一杯酒,翻作生死愁。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朋友去世后的情感波动,从当初的离别到如今的痛苦哀思,情感变化深刻而细腻。
  1. 主题分析
  • 诗歌主要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去后的悲痛与不舍。通过对比前年的分别与今日的重逢,以及饮酒反增的忧愁,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对死亡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的感慨。
  1. 文化意义
  • 在明代,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时事的看法。《哭南京吏部郎中华汝和》作为林廷㭿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丰富了当时的文学创作,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艺术特点
  • 林廷㭿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他的诗作多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和深刻的时代印记。在这首作品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隐喻内心的悲伤,使整首作品显得层次分明且情感深沉。
  1. 现代影响
  • 尽管时间已久,但《哭南京吏部郎中华汝和》仍然被后人传颂和研究。它不仅是明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了研究当时文人情感世界的重要文献资料。

《哭南京吏部郎中华汝和》是林廷㭿以真挚情感写成的一首反映个人悲欢离合的经典古风诗。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表达。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及诗歌艺术的朋友来说,阅读并分析这样的作品,无疑会是一次丰富的精神享受和文化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