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亭上坐春风,落日清樽幸不空。
弱柳渐看低槛碧,夭桃似欲向人红。
地分省寺通僚晚,春入江湖引兴同。
总作渊明赋归去,南山亦己笑成翁。
春初饮亭上简同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初饮亭上简同僚’,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友情的诗。下面将从诗歌的背景、内容以及艺术特色三方面进行介绍:
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时期,杭淮通过描述自己在亭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春天景色的喜爱。诗中的“春初饮亭上”指的是在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诗人在亭中饮酒赏花的情景。这样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也体现了他与同僚之间的深厚情谊。
内容:诗中“悠然亭上坐春风,落日清樽幸不空”,描绘了诗人坐在亭上,享受着春风拂面的美好时光,同时举杯畅饮,享受着夕阳余晖下的美酒。接下来的“弱柳渐看低槛碧,夭桃似欲向人红”,则是通过对周围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艺术特色:此诗采用白描手法,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天的图景。诗中的意象如“弱柳”、“夭桃”等,不仅富有诗意,也增添了画面感。此外,诗中的用词精准,如“清樽”、“落日”等,都恰到好处地衬托了诗中的氛围,使得全诗显得和谐而富有韵味。
‘春初饮亭上简同僚’作为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友情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至今仍被人们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