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隐

扫地焚香习燕清,萧然一室谢将迎。
坐移白日花间影,睡起春禽竹外声。
心远自应人境寂,道深殊觉世缘轻。
问奇尚有门前客,却恨青山不掩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静》是沈从文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32年,原载于《创化文刊》,后在198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沈从文小说选》中被选入。这部作品虽然未引起研究者的充分注意,但从多个层面来看,它展现了沈从文独特的风格和文学意境。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静》进行介绍:

  1. 作品特色
  • 文化诗学:《静》具有比较独特的风格,语言节奏与情感表达上都富有韵味,展现了文化的诗性。
  • 艺术形式:沈从文将散文与小说故事融合得天衣无缝,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1. 主题内容
  • 战争与人类尊严:小说反映了战乱中的人类尊严问题,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怀。
  • 老一代文人追求:沈从文通过《静》展现了老一代文人所追求的文学意境,这种追求在现代中国小说中独树一帜。
  1. 历史背景
  • 创作时间:这部小说写于1932年,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这也为《静》中的主题提供了深刻的时代背景。

《静》不仅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尽管它的知名度可能不如一些其他作品,但它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不容忽视。通过对《静》的研究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沈从文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