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俗年来聊避喧,移家犹未问桃源。
雨晴门巷皆山色,花落春衣半酒痕。
身在江湖谁是客,心空梦幻已忘言。
游丝柳絮偏无赖,遍逐东风去绕村。
春暮睡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暮睡起》并非一首文学作品,而是宋代词人金德淑所作。这首词通过描绘北国的春天景色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南方故土的深深怀念和离别之情。下面将从多个角度介绍该作品:
作者简介:金德淑,南宋时期的女词人,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在词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词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金德淑的词作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和赞誉。
作品原文:
避俗年来聊避喧,移家犹未问桃源。雨晴门巷皆山色,花落春衣半酒痕。身在江湖谁是客,心空梦幻已忘言。游丝柳絮偏无赖,遍逐东风去绕村。词中意象:词中的“避俗年来聊避喧,移家犹未问桃源”描绘了一个远离世俗喧嚣、寻求宁静之地的场景。这里的“桃花源”象征着理想中的隐居生活或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雨晴门巷皆山色,花落春衣半酒痕”则展现了自然景观与季节变化给人物带来的心境变化,既有对美好春光的喜悦,也有因春衣被酒渍染而带来的淡淡哀愁。
主题思想:全词通过对春天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生活的情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体现了词人的文学修养,也展示了其深刻的人文关怀。
艺术特色:金德淑的词作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著称。在《春暮睡起》中,她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将北方的山水与南方的春意进行对比,用“游丝柳絮”等自然元素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漂泊,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春暮睡起》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它是金德淑通过自己的词作传达出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追求。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重要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