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子培舍弟七首 其一

驱车上河梁,顾瞻旧乡国。
仓卒骨肉亲,彷徨动颜色。
子亦竟以南,予亦竟以北。
本是双龙居,胡为乖羽翼。
送子从此归,涕下不能食。
子其从远猷,慰我长相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别子培舍弟七首 其一》是明朝诗人宗臣的作品,该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弟弟离别的情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兄弟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宗臣(1525年—1565年),字子相,号方城山人,明代官员和文学家。他与李攀龙、王世贞并称“嘉靖三大家”,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倡导复古主义,反对当时流行的靡靡之音,其散文《报刘一丈书》更是对官场丑态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2.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嘉靖年间,作者因政治斗争的需要,被贬至边远地区。在此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表达对弟弟不舍之情和对将来重逢希望的诗篇。诗中通过对河梁送别的描写,抒发了对弟弟的深厚情感和对兄弟情义的重视。

  3. 诗歌原文
    驱车上河梁,顾瞻旧乡国。
    仓卒骨肉亲,彷徨动颜色。
    子亦竟以南,予亦竟以北。
    本是双龙居,胡为乖羽翼。
    送子从此归,涕下不能食。
    子其从远猷,慰我长相忆。

《留别子培舍弟七首 其一》不仅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真挚的兄弟情谊感动了读者,也展示了作者宗臣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成就。这首诗作为明朝文学的代表之作,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