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甤清漪,庭草凄已绿。
岁月忽以驰,流光复局促。
古人亦有言,夜游当秉烛。
感此伤我心,前修以自勖。
逍遥放情志,胡为自踯躅。
结庐在崇冈,极眺沧浪曲。
朝游渥吾缨,夕游濯吾足。
自知非至理,聊以从所欲。
夏日池上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日池上坐》是明代诗人宗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作于明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发出对生命无常的沉思与自我反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背景:《夏日池上坐》的作者名为宗臣,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宗臣是明朝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他以嘉靖二十九年的进士身份进入官场,曾历任刑部主事、吏部稽勋员外郎等职务,后来因病归乡,筑室于百花洲上读书。在仕途中,宗臣曾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贵严嵩,后虽有所升迁但终因病去世,其一生颇为坎坷。
诗歌原文:《夏日池上坐》全诗如下:朱华甤清漪,庭草凄已绿。岁月忽以驰,流光复局促。古人亦有言,夜游当秉烛。感此伤我心,前修以自勖。逍遥放情志,胡为自踯躅。结庐在崇冈,极眺沧浪曲。朝游渥吾缨,夕游濯吾足。自知非至理,聊以从所欲。
诗歌解析:《夏日池上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池上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悟。首联“朱华甤清漪,庭草凄已绿”描绘了夏日池上的美景。朱华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上,显得格外鲜艳;绿色的庭草也显得生机勃勃。而“岁月忽以驰,流光复局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岁月如同飞驰的马一般,让人来不及抓住。
主题思想: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深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他引用古人的话“夜游当秉烛”,以此来警示自己不要因为短暂的享乐而耽误了宝贵的时光。诗人在诗的最后一联“自知非至理,聊以从所欲”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虽然知道有些道理并不完美,但还是要以自己的方式去追求快乐。
《夏日池上坐》不仅是一首描写夏日晚景的诗篇,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