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令之夔州二首其二

春风二月到瞿塘,白帝城边春草长。
不必桃花满十树,他年人亦比河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袁令之夔州二首·其二》是明朝文学家宗臣的作品,创作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

这首诗作体现了宗臣的文学特色和历史背景。他的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被称为“嘉靖七子”之一。他提倡恢复唐宋文章的传统风格,反对当时文坛的浮华之风,其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宗臣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他在政治生涯中也经历了不少波折。嘉靖二十九年,他进士及第,之后通过吏部选拔进入吏部,以病归故里,筑室于百花洲上读书。后来,他在福建提学副使岗位上任职,并以御倭寇有功升任福建提学使。

从诗作本身看,它描绘了春风二月时节瞿塘江畔的自然景色。诗句“春风二月到瞿塘,白帝城边春草长”生动地捕捉了春天来临的瞿塘峡口,春意盎然的景象。同时,诗人用“不必桃花满十树,他年人亦比河阳”来寄寓对未来的期望,暗示即使没有繁花似锦的景象,人们的精神风貌也能超越往昔。这种超越性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上,更体现在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深度上。

《送袁令之夔州二首·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作者对于人生、自然、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读者在欣赏这首作品时,不仅能感受到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领悟到作者的人生观念和哲学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