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郊过陆子和草堂同太史李公文学顾丈其二

并入无新好,相逢况故园。
看山频紫翠,在野易黄昏。
柳折风前笛,兰开月下樽。
起来望北斗,历历见天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出郊过陆子和草堂同太史李公文学顾丈其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个人生活的孤独感。诗中描绘了杜甫与友人在郊外聚会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的前两句“出郊过陆子和草堂,同太史李公文学顾丈”,描述了杜甫与其他文人雅士在郊外相聚的场景。其中“陆子”指的是陆龟蒙,他是唐末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草堂”则是指陆龟蒙所居之地。而“太史李公”则是指李肇,他是唐代的史学家。顾丈则是顾况,他是唐代著名诗人、词人。这四句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聚集在郊外,相互交流、品评诗文的景象。

第三句“秋色正苍然,寒江静无波”,描绘了秋天景色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

最后一句“我行已独往,相期各努力”,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我行已独往”意味着作者独自一人前行,不再与他人同行;而“相期各努力”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朋友们也能共同努力,共同追求理想。

《出郊过陆子和草堂同太史李公文学顾丈其二》是一首描绘文人雅士相聚场景、表达对自然美和友情的赞美的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杜甫在晚年生活中的一些侧面情况,以及他的思想感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