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寄好义 其三

野性便时弃,虚名耻世闻。
目缘多虑暗,志为好奇分。
傍日翻书卷,临池写练裙。
思君同雅兴,搔首诵停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奉寄好义 其三》是明代诗人方孝孺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志趣。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方孝孺,生于公元1357年,卒于1402年,字希直,号逊志,浙江宁海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参与辅佐明惠宗、明成祖、明仁宗等多位皇帝,对明朝的政治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作多以抒情为主,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诗歌原文及译文:《次韵奉寄好义 其三》的原文是这样的:“野性便时弃,虚名耻世闻。目缘多虑暗,志为好奇分。傍日翻书卷,临池写练裙。”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以及追求自然本性和高雅志趣的愿望。他通过描绘自己的行为和心境,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真谛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 作品赏析与评析:在欣赏方孝孺的《次韵奉寄好义·其三》时,不难发现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首先,诗中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力量。其次,诗歌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每个句子都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主题。最后,诗歌的情感表达深刻而真挚,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

《次韵奉寄好义 其三》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方孝孺个人精神世界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了解到明代的文化背景,还能深入理解到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