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违阙庭 其一

恋阙思家两系情,君王恩重屡留行。
欲知去国迟迟意,三日秪趋一日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远违阙庭 其一》是明代诗人方孝孺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离开国家的复杂心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方孝孺,明代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以其深刻的政治见解和文学成就而闻名于世。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情怀的抒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2. 诗歌原文
恋阙思家两系情,君王恩重屡留行。  
欲知去国迟迟意,三日只趋一日程。  
  1.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描绘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心情变化。首句“恋阙思家两系情”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朝廷的忠心耿耿;第二句“君王恩重屡留行”则反映了皇帝的恩泽和自己的忠诚使命,即便要多次离开也愿意为国尽忠。第三句“欲知去国迟迟意”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想要理解为何要走这么长时间;最后一句“三日只趋一日程”则是对自己行动迟缓的描述,表现出一种无奈和不舍。全诗语言平实无华,却能直击人心。
  2. 写作背景:据传此诗是在方孝孺被明成祖朱棣软禁后所写,反映了他被迫离开京城时的内心世界。这种被迫的离别让他更加怀念故土和家人,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命运的抗争。
  3. 文化意义:方孝孺作为明朝的杰出文人,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首诗通过对离愁别绪的描写,不仅体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政治变迁。

《远违阙庭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动荡和文化背景下的个人命运。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还能深刻理解到历史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