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母舅哭外舅郑公 其三

竹帛相期古道深,结婚端不为多金。
自惭非是奇男子,恐负侯高择婿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母舅哭外舅郑公》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方孝孺本人的杰出文学才能和学术成就,更在于其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方孝孺的文学地位与成就不容小觑。他在明初以文学和政治上的卓越表现而闻名,其诗文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水准。方孝孺不仅是学者和散文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体现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

《别母舅哭外舅郑公》本身作为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这首诗通过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社会责任的认知。诗中的“竹帛相期古道深”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透露出作者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愿望。

从文化角度来看,这首诗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方孝孺生活在明朝初期,这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诗中的“结婚端不为多金”等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们对于物质与精神生活价值取向的不同看法,这些观念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方孝孺的诗作还体现了他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与批判。通过“自惭非是奇男子,恐负侯高择婿心”等诗句,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自己身份的自觉和对社会期待的责任感,这种情感在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意义,激励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坚守原则,不忘初衷。

《别母舅哭外舅郑公》作为方孝孺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生活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