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即事

湖水空明静不波,荡舟人远夕阳多。
秋来无限相思意,欲采芙蓉奈晚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湖即事》是清代朱彝尊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诗歌原文
    南湖秋树绿,放棹出回塘。
    箫鼓闻流水,蒹葭泛夕阳。
    心随胡雁灭,目断楚云长。
    惆怅佳人去,凭谁咏凤凰。

  2. 作者介绍

  •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浙江嘉兴秀水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检讨。清初浙西词派创始人,论词推崇姜夔、张炎。有《曝书亭集》。
  1. 诗歌解析
  • 首联“南湖秋树绿,放棹出回塘”:诗人在秋天的南湖边放船出航,看到湖边的树木被秋色染成了绿色,水面波光粼粼。
  • 颔联“箫鼓闻流水,蒹葭泛夕阳”: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箫鼓声,这是由流水引起的,而岸边的蒹葭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金光。
  • 颈联“心随胡雁灭,目断楚云长”:诗人的心随着胡雁一同消失在远方,而视线则一直延伸到楚地的天空,表达了一种深远的情感。
  • 尾联“惆怅佳人去,凭谁咏凤凰”:诗人对离别的佳人感到无比的惆怅,不知道该向谁倾诉自己的情感,只能依靠那些能咏凤凰的人来表达心中的哀愁。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的情景交融得非常巧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 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南湖秋景图,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整首诗的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 文化背景
  • 南湖即事可能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在面对人生变迁时的心情和思绪。

《南湖即事》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更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