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变易为失,所贵谨未然。
本心秉灵德,洞鉴蚩与妍。
譬彼达海流,出自山下泉。
积久谅益深,云涛鼓风烟。
始学诚巳误,补过幸有年。
力微道尚远,感此徒烦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制变易为失,所贵谨未然。
本心秉灵德,洞鉴蚩与妍。
譬彼达海流,出自山下泉。
积久谅益深,云涛鼓风烟。
始学诚巳误,补过幸有年。
力微道尚远,感此徒烦悁。
《次修德杂诗韵·其二》是方孝孺的一首作品。在这首诗中,方孝孺表达了对人生际遇和权力追逐的看法,以及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诗歌原文:
神龙卧深泽,不若抱瓮滋。
白日掞重阴,不如寸烛辉。
贤豪初未遇,但觉吾道非。
纷纷当途子,权势众所归。
两生困蓬藋,屠贩建旌麾。
斯事自古然,今人安足悲。
诗歌背景:
《次修得杂诗韵》是明代方孝孺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自身价值观的坚持。这首诗体现了方孝孺对于名利地位的淡泊,以及对于真理和道德的追求。
艺术手法:
方孝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神龙”与“抱瓮”,用以形容不同人的处世态度和价值观念。通过这些意象,方孝孺展示了自己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即不以世俗眼光衡量自我,而是坚持内心的道德准则。
《次修得杂诗韵·其二》不仅是方孝孺文学才华的体现,也是其道德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取向。